喉嚨有異物吞嚥困難竟是心臟長腫瘤 博愛醫師用微創手術救命

健康醫療
Spread the love


【記者邱淑珍/羅東報導】
喉嚨有異物,吞嚥困難者千萬要注意! 宜蘭一位60歲陳姓婦人因感覺喉嚨有異物、吞嚥困難與胸悶等症狀至胃腸肝膽科就醫,醫師診斷除發現有胃食道逆流的狀況之外,亦留意到陳婦的心跳伴隨明顯心雜音,因此轉介至心臟血管內科進行檢查時,果然在心臟發現腫瘤,及時由心臟血管外科賴韋良醫師為陳婦安排微創手術、摘除腫瘤,終於緩解陳婦的症狀,並終止可能的致死危機。
 
賴韋良醫師表示,陳婦的心臟腫瘤屬於黏液瘤,位於左心房,大小約為5×4公分,是良性腫瘤。但因位於心房中,加上質地脆弱,因此腫瘤越大,對全身性血液循環造成阻礙的影響也越大;或是若瘤體碎片造成血栓引起體外循環的栓塞,都有可能導致病人暴露在中風、器官缺血或休克致死的風險中。
 
心臟黏液瘤必須透過心臟超音波才能發現,症狀包含胸口悶痛、頭暈、喘不過氣等,目前發生的原因不明,多好發於30~60歲的中年族群。手術摘除是主要的治療方式,且預後佳,手術後症狀多能解除。
 
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外科7年來,執行超過300台開心手術,包括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微創開心瓣膜手術、急性主動脈剝離手術及主動脈支架手術。近年來,微創手術已成趨勢,此次治療,賴韋良醫師即以微創手術,透過體外循環系統的幫忙,自右邊胸側第四肋間切開傷口,打開心包膜,成功為陳婦摘除左心房的黏液瘤。而微創傷口僅7公分,出血少、感染風險下降,也讓陳婦術後恢復時間縮短,並在短時間內重拾原本生活。
 
傳統心臟手術需從病人胸前的正中間,切開胸骨約20公分的傷口,術後病人疼痛感大,進行心肺復健也較費力。若再加上病人年紀大、體力不佳,更經常讓病人與家屬在治療前卻步,甚至可能因此錯過黃金治療期。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越來越多的心臟疾病可透過微創手術完成,若有心臟問題,應與主治醫師充分討論,找到屬於自己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超音波照片由博愛醫院提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