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淑珍/宜蘭報導】
為推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並讓兒童從小開始關心永續議題,家樂福文教基金會攜手教育部、宜蘭縣政府、南屏國小等單位,今(3)日以SDGs中的「零飢餓以及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為核心主軸,規劃校園食育「吾食吾課」活動,宜蘭縣教育處長王泓翔、家長會長李聿凱、家樂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靜吉、執行長蘇小真、南屏國小校長夏明義及500位師生、志工皆共同出席,大夥一同參與宣誓及闖關活動。
為讓小朋友更了解不同面向的食物議題,還邀請在地公益團體愛加倍關懷協會執行長陳英俊分享在地食物銀行如何推動反浪費及食物分享的計畫、非籠飼雞蛋蛋農林智傑、黑米農民范逸嫻在現場和小朋友分享如何以友善環境方式生產,讓同學接觸動物福利、在地生產等食農議題。
南屏國小夏明義校長表示,在宜蘭縣政府支持下,學校長期推動第六育-食育教育, 2018年承辦宜蘭縣「日本食育文化交流參訪團」,校內亦多次辦理「新住民餐飲文化認識」、「西餐教育」等食育活動。另外適逢本校創校70週年,因此擴大辦理食育教育體驗活動,在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協助下,共同以聯合國2015年規畫出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設計出八個富饒教育意涵的學習關卡,我們期待師生透過「遊戲式學習」能夠認識「食物生產(指標9、13、14、15)」、「食物利用(指標1、3、6、12)」、「食物秩序(指標2、7、10、17)進而對產品製程與食品安全有進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對「學校午餐」、「學校在地特色食材」及「台灣特色飲食文化」有更完整的認識。
為了讓小朋友在遊戲中學習,家樂福校園食育「吾食吾課」活動特別設計8道個人關卡,以及一個班級闖關活動,包含認識聯合國永續目標的「SDGs大挑戰」、鼓勵小朋友認識並選擇在地產物的「食在地.吃當季」、利用觸覺設計,並加入認識五蔬果顏色,鼓勵均衡攝取飲食的「認識五蔬果」、透過盲測品嘗食物真味道,並改變挑食習慣的「原汁原味」、透過了解蛋雞飼養方式,並進而關心經濟動物健康與食物安全的「快樂雞的秘密」、讓小朋友學習在購物前先從看商品標籤,進而了解食物成分並選擇食物的「零添加」、透過簡單算式讓小朋友對於食物含糖量更能保持警覺的「減糖大作戰」以及認識了解不同商品標章意義,並進而選擇對自己好也對環境好的「認識標章」等八個寓教於樂的關卡。
家樂福表示,今年家樂福校園食育活動預計要在北、中、南共舉辦四場,預計參與學生超過二千多位,繼宜蘭縣南屏國小之後,活動還將前進台南、彰化、桃園等縣市小學,希望讓更多小朋友一起關心這個和健康福祉與生活環境的重要議題,並進一步成為實踐聯合國永續目標的小小公民。